查看原文
其他

全网热议的RMM第三题,到底怎么解?

Poshen-Loh 罗博深数学 2021-03-23



原文|罗教授  翻译|Helen  审校|Jining

文 5501字  阅读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

导语:

又干又硬的货来了!本文是罗教授对2019年RMM第三题的独家解析,建议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朋友阅读,也欢迎对这道题目感兴趣、有见解的朋友与我们进行讨论!


题目:Given any positive real number ε, prove that, for all but finitely many positive integers v, any graph on v vertices with at least(1 + ε)v edges has two distinct simple cycles of equal lengths.


给定任意正实数ε,请证明,除了有限个反例之外,所有正整数v都满足:所有由v个顶点和至少(1 +ε)v 条边构成的图,都存在一对等长的不同简单圈(注意,简单圈不允许重复出现相同的顶点)。



在开始证明之前,我们先来介绍几个图论中基本的概念:


顶点(vertex):图论中图(graph)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顶点(vertex)和连接顶点的边(edge)

边(edge):连接两个顶点的线叫边(edge)

相邻(adjacent):如果两个顶点之间存在一条边,我们说它们是相邻的

度数(degree):对于任何一个顶点v,与它相临的所有顶点的总数叫做这个顶点的度数, 用deg(v)表示

邻域(neighborhood):对于任何一个顶点v,与它相临的所有顶点组成的集合叫做v的邻域,用N(v)表示

路径(path):图论中,路径的本质是一个顶点序列,它的每个顶点有一条边连接该序列中下一顶点。一条路径可能是无穷的,但有限路径有一个最先顶点,称为起点,和最后顶点,称为末点,这两个顶点都叫做端点

圈(cycle):图论中,圈从一个顶点起步,沿着不重复的边,不重复的顶点为途径,回到起点的闭合路径

连通性(connectedness):如果对于图中的任何两个顶点,我们都能找到一条路径以它们为两个端点,那我们说这个图是联通的

树(tree):如果图符合以下标准:①边的数量是顶点数量减一 ②图是联通的 ③图中不存在圈,我们说这幅图是树

环(loop):一条连接顶点本身的边,在这道题中是不允许出现的

围长(girth):图中最短圈包含的边数,比如一个正方形的围长就是4。不存在圈的图,它的围长是无穷大的



看到这道题,如果真的花时间思考,我们第一感觉,应该是试图找到顶点和边的关系。我们知道一个连通图,假设它有V个顶点,如果我们只有V-1条边,是不可能出现圈(回路)的,否则这幅图就不是联通图了。


但是,当我们有V条边的时候,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圈(回路)。实际上,在此基础上我们每加一条边,就会创造出一个新的圈。假设我们有V+1条边的时候,图中只有一个圈,那么当我们从这个圈里去掉一条边,这个图中就不再有圈了,但是图中仍然有V个顶点,就必须要存在一个圈。所以我们的假设并不成立,图中至少有两个圈


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个新的定义,叫做余量,就是我们描述的边的数量E减去(V-1), 等于E-V+1,用来描述一幅图里边多余顶点的量。直觉上,我们知道这个量大致决定了我们图中圈的数量。


再进一步想,其实当图中的边越来越多,圈就会越来越多,并且这些圈会互相交叉,圈的周长也会越来越小。这道题目就是要把这种直觉具体化,让我们证明当余量与图中顶点数保持线性增长关系的时候(即V= (1 + ε)N ),在N足够大的情况下,图中一定会出现周长相同的简单圈。


再回到题目,题目也非常新颖,用到了“有限个反例”这样的短语,带有浓重的数学科研色彩。如果我们想要正面解决这道题,唯一的办法似乎是在任意的一幅图里构造性地找到这样两个圈,但是题目又告诉我们,这个情况存在有有限个反例,几乎是在告诉我们此路不通了。正着走走不通,不如想想怎么迂回前进。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:证明以下引理,通过这一引理来引出矛盾,实现反证。



引理1:对于任意正实数ε,自然数N,证明对于命题拥有N个顶点,(1 + ε)N 条边的图存在长度小于εN的圈, 只存在有限个反例。


假设一幅图有N个顶点,有至少(1 + ε)N条边,且图中所有圈的长度都不一样,我们需要在N足够大的时候构造矛盾来证明这一假设不成立。那想象我们进行这样一种操作:我们找到图中最短的圈,从这个圈中移走一条边,那么这个圈就被我们破坏掉了。所以在新的图中,最短圈的长度比原来大,也就是围长在这个过程中严格地增长。


那么如果我们重复这个过程εN/2次,剩下的图至少还有(1 + ε)N - εN/2 = (1 +ε /2)N条边。但是这个时候,因为我们重复了这个过程 εN/2次,剩下的图中要是还有圈,它的长度一定大于εN /2。但是根据引理1,剩下的图中有(1+ε/2)N条边,则它一定有长度小于εN / 2的圈,出现矛盾。所以,并不可能在(1 + ε)N条边的图中所有简单圈长度各不相同,命题得证。


于是剩下的部分我们就只需要证明上面的引理成立。


为了证明引理1,首先我们考虑这样一个函数F, 定义如下:


F(N,g) 表示顶点数为N,围长最小为g的图余量的最大值。即,一个有N个顶点的图中,想要保证围长不小于g,那么这个图中最多可以有F(N,g) + N - 1条边。不难发现,想要证明上面的引理,我们需要研究的是F(N, εN)的性质。


如果F(N, εN)是一个关于其第一个自变量的的“亚线性函数”(即增长速率低于线性函数的函数,比如对数函数、平方根函数),那么我们就知道,为了保证一个有N个顶点的图的围长不小于εN,则这个图的余量只能是一个N的亚线性函数,那么一个有N个顶点,  (1 + ε)N条边的图的围长在N足够大的时候自然一定小于εN,引理1因此得证。


亚线性函数(sublinear)示意图


所以为了证明引理1,我们只需要证明下面的引理2。



引理2:给定ε和N,g(x) = F(x, εN)是关于x的亚线性函数。即,g的增长速度低于线性函数,给定εN,一定存在一个x0,使得对于x>x0,一定有g(x) < εx。


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证明引理2。这个函数g的性质其实不好直接讨论,我们发现一个图和它经过简单删减之后得到的简化图的函数g之间有一些相关性,因此我们可以确立简单的初始值,然后通过讨论这些递推关系来确定g的增长速率。


首先我们设在这样的图中是不可能发现孤立的点的。一旦出现孤立点m(即度数为0的顶点),那么选取除了m以外的任一顶点n,并在G里添加nm这条边,顶点数和围长都和G相同(nm不可能是任何圈的一部分,因为任何圈里的每个顶点度数为2,而此时m的度数为1),而边数大于G,所以G并不是满足F定义中余量最多的图,这样的G不会决定F的函数值,无须考虑。所以我们只需要讨论每个顶点度数至少为1的那些图G,我们把这些图分为以下两种状况:


第一种情况:

G中有一片叶u(度数为1的顶点),删除u和它对应的那条边,那么新的图G’中其实少了一个顶点和一条边。那么根据余量的定义(E-V+1, E和V同时减小了1),我们知道G’的余量等于F(N, εN),也就是G的余量。既然删除这个顶点并没有改变图的围长,我们知道G’ 是个拥有N个顶点,围长εN的图。那么这样图的余量应该小于等于同类图的最大值,也就是说F(N, εN) ≤ F(N−1,εN),也即在这种情况下g(N) ≤ g(N - 1)。实际上是严格等于的,这里不再赘述,留给小伙伴们考虑。


第二种情况:

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至少为2。现在我们假设G中没有长度小于εN的圈。那么选取图中任意一个顶点u, 它的度数至少是2,然后选取距离u小于等于(εN/2)−1顶点和它们之间的边,形成新的图H。我们认定H是树。假设H不是树,那么必然存在一个圈,假设y,z在圈中是相邻的,那么我们一定可以从y走到u再走回y,这中间的步数小于等于((εN/2)−1) + ((εN/2)−1) + 1 ,这个量是严格小于εN的。但是因为图中并不存在长度小于εN的圈,所以这样的圈并不存在,H一定是树。


话又说回来,这棵树也是非常奇怪的树。首先既然H是G的一部分,它不能有多于N个顶点。同时对于树的根u,它的深度是εN/2,这个深度是N的线性函,而树中的顶点数又常常是随着树的深度指数增长的,这就对这棵树构成了很严苛的限制。(在接下来的计算中,我们会丢掉一些常数,后面我们会看到,在不同函数增长速率的比较中,这些常数项无伤大雅)


想象一下这颗奇怪的树H,首先所有的顶点度数都至少是2,也就是说这是一颗没有叶的树。而度数为三或更高的顶点会连锁反应,产生越来越多的顶点。但是我们的顶点数量又十分有限,也就是说,从u出发,我们应该能找到一条长度可观的路径,除去两端点,其中顶点的度数都为2。而这条路径,在之后的证明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

这条路径的官方定义叫做孤立路径,它是除了两个端点之外,每个中间顶点的度数都是2的路径。因为每个中间顶点都要连接路径中与之相邻的两个点,所以它们不和该路径之外的任何顶点相邻。


我们设G中最长的孤立路径长度为m,那么对于t = 0,1,2,3…, (εN/2) − 1, 我们说St是距离u有t步的所有顶点的集合。既然图中所有点的度数都至少是2,那么对于St中任意一个顶点,它至少连接一个St+1中的顶点。


这个过程很像细菌的分裂生殖,在每一个时刻,细菌要么发生分裂,要么仅仅维持原数量、不发生分裂。不分裂的状态每次最多只能持续M次(左右),并且一共会有(εN/2)−1个时间点,于是即使在分裂次数最少的状态下,也最少会发生大概(εN/2M)次分裂,最后剩下大概2^(εN/2M)个细菌。


回到我们的树中,这意味着这棵树里应该有至少2^((εN)/(2M))个顶点。但是我们知道这棵树最多只有N个顶点(因为它只是G的一个子图),也就是说 N≥ 2^( (εN)/(2M) ) 定义lg()为2底数的对数,那么我们知道:lg(N) ≥ (εN)/(2M)。也就是说,M ≥ (εN)/(2lg(N))。


换句话讲,为了保证这棵树中的顶点数不会超过整个图里的顶点数,G里必须至少有一条长度大于等于(εN)/(2 lg(N))的孤立路径。


现在,删去G中这条最长的孤立路径,和它上面的M+1个顶点来获得图G’。么新的图围长也仍然大于等于εN。因为边越少,圈就应该越大,只有加上一些边才有可能产生更小的圈,就像我们考虑第一种情况的时候一样。


另外我们知道G’是一幅有N-M-1个顶点,N-M条边,围长至少为εN的图,那么G’的余量小于等于F(N-M, εN) - 1,  因为F(N-M,εN) 表示这类图余量的最大值。同时,因为我们删掉了M条边,和连接它们的M+1个顶点,G’的余量应该刚好等于F(N, εN)-1。


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:

F(N, εN) − 1 ≤ F(N−M,εN)


也就是说:

F(N, εN) ≤ F(N−M,εN) + 1


其中M ≥ (εN)/(2lg(N))

亦即g(N) ≤ g(N - M)+ 1, M ≥ (εN)/(2 lg(N))


现在我们回过头去证明为什么对于足够大的N,我们一定能得到F(N, εN)小于等于εN。

回想第一种情况我们得到的结论:F(N, εN) ≤ F(N−1,εN)。


观察两种情况我们的到的结论。注意到我们的围长始终保持在εN。但是顶点数却在减少。对于这两种情况,通过递归(recursion)的思想,我们可以分别利用一二两种情况的不等式,把函数F化简,退化到一个容易思考的情况和取值。


我们知道这里的N表示顶点,第二个变量表示图中最小圈的长度。如果我们利用这两个不等式,让N持续减小,那么最终N会小于第二个变量,也就是说图的顶点数小于图中最小圈的长度,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此时F(N,g)的值必须为0,即x< εN时,g(x) = 0,这就是函数g的初始值。


实际上,当我们尝试递归地考虑F(N, εN)的取值的时候,有时候会遇到第二种情况,也就是回到F(N−M, εN) + 1,另外的时候会遇到第一种情况。所以并不是每次都会碰上“+1”。而最终都会回归到一个N'值使F(N’, εN)=0,g(N') = 0,也就是我们前面描述的情况。每一次我们基本上会将第一个变量减小至少(εN)/(2 lg(N))。


而这个下界在之后的操作中也仍然成立,因为顶点数量减少到合适的N’后,围长仍然保持在εN,M始终满足M ≥ (εN)/(2 lg(N’)),甚至还要大于等于(εN)/(2 lg(N))。所以说,大约(2 lg(N))/ε步之内,第一个变量一定会变成0,也就是说,(2 lg(N))/ε步之内,F(N,εN)一定会小于等于εN,因为每一步贡献了一个“+1”,所以F(N,εN) ≤ (2 lg(N))/ε,甚至比我们预期的F(N, εN) ≤ εN还要严格。


通过以上的分析,我们可以用函数的语言来描述g(x):它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分段函数,首先它的初始值是0,而对之后的取值它有两种情况,有时候g(x) = g(x-1),另外的时候g(x) = g(x-m)+1, 其中m≥ (εx)/(2 lg(x))。通过观察,我们知道这个函数的增长速率是严格小于线性函数(f(x) = x)的,也就是说,思考f(x) = εx (ε>0) 这样的线性函数,当x足够大的时候,f(x) 一定大于 g(x)。


至此,我们也完成了引理2的证明。



最后,如果我们在计算中更加精细严密,就可以得到更强的结论,它甚至能让我们证明存在趋向于sqrt(Nlog(N))这个数量级的函数f(N),使得每个有N个顶点,N + f(N)条边的简单图拥有两个同样长度的不同的圈。


如果对罗教授的英文原文感兴趣,可以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我们之前的推送。




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给我们留言,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,如果你还想看其他的相关内容,也可以向我们提出来哦! 


相关推荐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